• 中國高校概覽之2011-2015大陸高校排名變化|大陸高校排名_新浪教育_新浪網

    2023-04-25 18:35:02

    中國高校概覽之2011-2015大陸高校排名變化

    2016年01月03日 11:46 新浪教育 微博

      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于2011年首發,今年是該排名問世以來第五次發布。本文對大陸高校五年來的表現變化(名次與指標表現)進行分析。

      前100名中的大陸高校減少3所,前10名中的大陸高校增加1所

      自兩岸四地大學排名發布五年來,百強大學中的大陸高校從68所減少到65所,但前十名中的大陸高校從4所增加到5所。清華(微博)大學連續五年雄踞榜首,前十名中新增復旦(微博)大學,另外3所大陸高校的名次也都有1-3名的上升。見表1。

    表1、大陸高校在兩岸四地大學排名中的表現情況變化(2011-2015)表1、大陸高校在兩岸四地大學排名中的表現情況變化(2011-2015)

      ?北京大學(微博)等5校歷年名次持續上升,中山大學(微博)等校名次上升顯著

      從歷年排名(2011-2015)的結果來看,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微博)、中山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微博)、南京理工大學(微博)5所大學的排名相比前一年都保持不變或有上升,其中中山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和南京理工大學(微博)同時位列五年名次上升幅度最大(2011-2015)的大學。另外2所名次上升幅度最大的大學分別是北京工業大學和華東理工大學(微博),其中前者在五年內的名次上升了29名。兩岸四地大學排名進步最快的大陸高校見圖1。

    圖1、兩岸四地大學排名(2011-2015)進步最快的大陸高校圖1、兩岸四地大學排名(2011-2015)進步最快的大陸高校

      ?大陸高校在人才培養若干指標上的表現有小幅增減,留學(微博)生比例仍處低位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微博)在研究生教育上優勢顯著

      在兩岸四地排名所采用的人才培養指標中,除在“校友獲獎”指標上沒有變化之外,大陸高校在其余5個指標上的平均表現均有小幅增減。其中,“研究生比例”在五年內增加了4.8%;“留學生比例”幾乎與五年前持平,仍維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師生比”則有小幅降低;“博士學位授予”的“總量”和“師均”表現分別較五年前增加了14.8%和6.5%。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研究生教育上優勢顯著。見圖2。

    圖2、大陸高校在人才培養若干指標上的五年平均變化圖2、大陸高校在人才培養若干指標上的五年平均變化

      注:“研究生比例”和“留學生比例”的增/減幅度計算公式為:2015年平均值-2011年平均值;其余指標的增/減幅度計算公式為:(2015年平均值-2011年平均值)/2011年平均值×100%。

      大陸高校在科學研究所有指標上均有大幅提升,總量表現優于師均表現清華大學在大部分科研指標上表現強勢

      ?五年來,大陸高校在科學研究的所有指標上均有較大幅度的提升,其中“頂尖論文”和“國際專利”的增幅都超過了100%,“國際論文”和“科研經費”的增幅約為70%-80%。

      對比來看,大陸高校在各指標“總量”上的進步較“師均”而言更加顯著,雖然“師均”表現也都有明顯進步,但總體而言仍處于低位。

      清華大學在除“國際論文”以外的科學研究指標上都穩居大陸高校的首位,反映了其在該類指標表現上的強勢地位。“國際論文”的“總量”和“師均”表現最好的大學分別是浙江大學(微博)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見圖3。

    圖3、大陸高校在科學研究所有指標上的五年平均變化圖3、大陸高校在科學研究所有指標上的五年平均變化

      ?注:圖中增/減幅度的計算公式為:(2015年平均值-2011年平均值)/2011年平均值×100%。

      ?

      大陸高校在教師質量/學校資源若干指標上有不同程度的提升2015年高被引科學家中來自大陸高校的總人數驟增

      在兩岸四地排名所采用的教師質量指標中,大陸高校五年內在“教師獲獎”指標上沒有取得突破,但在“高被引科學家”指標上的表現卻很突出。這是因為湯森路透公司發布了新版高被引科學家,其中來自大陸百強高校的科學家人數有了大幅增加——從前一年的5人驟增到55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也因此一躍成為大陸擁有高被引科學家人數最多的大學,大陸百強高校的平均值較五年前提高了約0.8人。

      在“辦學經費”指標上,大陸高校在“總量”和“生均”上的平均表現較五年前分別增長了66.2%和46.3%,清華大學仍是學校資源最為充裕的大陸高校。見圖4。

    圖4、大陸高校在教師質量/學校資源若干指標上的五年平均變化圖4、大陸高校在教師質量/學校資源若干指標上的五年平均變化

      注:“博士學位教師比例”和“高被引科學家”的增/減幅度計算公式為:2015年平均值-2011年平均值;其余指標的增/減幅度計算公式為:(2015年平均值-2011年平均值)/2011年平均值×100%。

      ?關于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

      ?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的對象是中國大陸地區、臺灣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高校中,以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為目標,并且面向兩岸四地招生的大學。排名全部使用具有國際可比性的評價指標,指標體系覆蓋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師資質量和學校資源等方面。兩岸四地大學排名結果高度透明,排名除了提供各個學校的總得分以外,還提供了每個單項指標的得分,允許他人了解、核實每所大學在單個具體指標上的表現和排名情況。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由上海交通大學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和最好大學網聯合發布。

      本文摘自《最好大學網》博客,點擊查看原文

      更多信息請訪問:新浪高考頻道 往年錄取數據

    掃描二維碼關注“廣東高考圈”“高三黨”“高考家長圈”公眾號,輕松應對高考

    廣東高考圈

    高三黨

    高考家長圈

    高考志愿通(收錄2553所大學、506個專業分數線信息、57名專家為您服務)

    三步報志愿

    1
    專業定位
    適合專業測評
    3166人已測試
    2
    海選學校
    錄取可能性報告
    3166人已測試

    分數線查詢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慶
    • 河北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蘇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廣東
    • 廣西
    • 云南
    • 貴州
    • 四川
    • 陜西
    • 青海
    • 寧夏
    • 黑龍江
    • 吉林
    • 遼寧
    • 西藏
    • 新疆
    • 內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肅
    • 港澳臺

    2014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慶
    • 河北
    • 河南
    • 山東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蘇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廣東
    • 廣西
    • 云南
    • 貴州
    • 四川
    • 陜西
    • 青海
    • 寧夏
    • 黑龍江
    • 吉林
    • 遼寧
    • 西藏
    • 新疆
    • 內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肅
    • 港澳臺

    理科

    • 文科
    • 理科

    找專家報志愿

    一對一服務
    咨詢電話:
    01058983379
    推薦閱讀
    聚焦
    友情鏈接
    在线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