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澄邁地圖
本地生活
更多澄邁印象
澄邁十大熱門景點
1、福山:福山鎮位于海南省澄邁縣北部臨海,北緯19°23′,東經109°00′;海拔21―300米,原始森林生態保護好。
2、農墾萬嘉果農莊:農墾萬嘉果農莊是海南金鼎實業發展有限公司1999年從省城海口到紅光農場租地,種植熱帶水果,從事農業開發,創辦起了萬嘉果農莊。
3、雙塔:雙塔位于海南澄邁縣美亭鄉美榔村東南面,系元代古塔,俗稱“姐妹塔”。
4、金寺:金寺位于海南省澄邁縣城金江鎮城郊金江花園,依山而建,可俯視全城。
5、紅坎嶺陶藝園:位于澄邁縣橋頭鎮紅坎嶺,占地面積500 畝,該園以制作陶藝品為主,特色陶藝建筑與湖光山色為一體,環境優雅,是休閑度假的最佳場所。
6、新加坡花園:新加坡花園是澄邁縣開發熱帶旅游觀光農場的大型花園,已選育出了石斛蘭、萬代蘭、卡特蘭、蝴蝶蘭等1000多個蘭花族和花卉盆景品種。
7、濟公山旅游度假區:濟公山位于海南省澄邁縣城東南部紅崗農場境內,因一酷似濟公活佛的巨石而得名。
8、九樂宮溫泉度假山莊:九樂宮溫泉度假山莊位于澄邁縣西南部西達農場境內,九樂山北側。該溫泉日噴水量5460立方米,水溫57.1 度,含氟量高,有良好的醫療保健功效。
9、福山咖啡文化館:福山咖啡文化館坐落在海南省澄邁縣福山鎮,本館的建立是為了弘揚全世界豐富多彩的咖啡文化。
10、美榔雙塔:美榔雙塔系元代古塔,俗稱"姐妹塔"。位于海南省澄邁縣美亭鄉美榔村東南面。
澄邁概述
澄邁縣位于海南島的西北部,毗鄰省會海口市,與廣東雷州半島隔海相望。自西漢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置縣,至今已有2100多年,史脈久遠、人文熾盛,因古縣治老城有“澄江”、“邁山”,故取山水名之首定縣名為“澄邁”。全縣陸地面積2072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100平方公里,總人口57.5萬。
澄邁購物
椰子水富含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維生素,促進細胞再生長,可以飲用,甘甜解暑,瓊崖縱隊紅軍曾將其椰子代替葡萄糖水注入靜脈維持生命;葉肉含35.5%的脂肪和大量能醒酒、有助于蛋白質合成和壯陽的鋅,可吃也可做椰蓉、奶油,椰殼可燒做活性炭;椰根煮水可治療炎癥;而"椰席"早在漢代就是朝廷的貢品了。在漢代以前叫"越王頭"(越人是古代黎族的先民)。傳說,一次黎王因為打了勝仗,在寨子里慶祝勝利,疏于戒備,晚宴時被奸細暗殺,并將其頭顱懸掛在旗桿上通知敵人前來攻寨。敵人攻寨時萬箭齊發射向城墻守軍,箭卻紛紛落在旗桿上。旗桿漸漸長粗、長高,變成椰樹,箭也變成椰葉,黎王的頭顱變成椰果。敵人看到此景嚇壞了膽,不戰而退。椰樹也就成了黎族人民的象征。剝開椰子外邊的椰棕,你會看到椰殼上有三個黝黑的眼,那便是黎王怒目而視的眼睛和嘴。
澄邁文化地理
“澄邁”縣名已沿用1390多年,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遷縣城于今老城鎮的老城墟,因西有“澄江”東有“邁山”而取澄江,邁山之首字,名澄邁縣。據史載,澄邁縣名自此始。澄邁縣建制歷史悠久,是海南西漢時期三大歷史名邑(即玳瑁、紫貝、苣中)之一,西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30年)為茍中縣,屬珠崖郡,縣治設在今美亭鄉的美中墟。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遷縣城于今老城鎮的老城墟,屬臨振郡。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珠崖郡為崖州,澄邁隸屬崖州。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又拆瓊山地置曾口、顏盧、瓊山三縣,屬瓊州。曾口縣治設在博羅村(今永發鎮內)。唐玄宗開元十三年(公元 755年)把曾口縣并人澄邁縣。兩縣合并后,其縣城仍設在老城。后因老城地區發生地震,瘟疫流行,遂于清光緒十八年(公元1892年)將縣城遷至今治南渡江邊的金江鎮。金江鎮舊名“打鐵市”,相傳幾戶打鐵匠居于此而得名。后來,在清江發現江中沙土含金,故改名“金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