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輕客杜磊:提供電助力產品全套解決方案
輕客TSINOVA是國內智慧電單車行業具有創新精神的開拓者和領導者,自主研發的“VeloUP!威履!智慧動力”系統,已與國內多家知名自行車品牌展開技術合作。
輕客的總裁兼CTO杜磊博士是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畢業的高材生,主要負責VeloUP!威履!智慧動力系統的研發,對自行車電助力系統的技術細節和全球市場現狀很是了解,美騎記者在2017臺北自行車展上對其進行了采訪,了解到輕客已由電助力整車品牌拓展為電助力全套技術解決方案的供應商。
▲輕客總裁兼CTO、威履事業部總經理杜磊博士
美騎:杜博士,這次輕客參加臺北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杜博士:我們這次來的主題,是展示我們的VeloUP電動助力系統。這次大概帶了五六臺展車,其中大部分展的是白標車,也就是說沒有任何品牌標識的,為了示范給合作伙伴看哪些車型可以用VeloUP系統改造成電單車。
我們展出了與千里達的合作車款,這一方面是給合作伙伴進行展示,另一方面也是讓潛在的合作伙伴看到成功案例。現在包括亞洲、歐洲的客戶都對這個電助力系統很感興趣,整個國際市場都對電動助力系統有很強的需求,我們研發的這套系統也是趕上了風潮。
美騎:您覺得電助力車以后的市場增長幅度會有多大?
杜博士:現在歐洲的電助力車市場發展得較為成熟,其中德國是歐洲最大的單一市場,現在的年增長率達11%左右;西班牙、法國、荷蘭這些剛剛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的國家,則有大約30%到40%的增長率,這是很可觀的。日本在電助力車方面已經發展了約二十年,也是一個相對成熟的市場,但每年也有大概10%的增長,現在他們電單車產品一年有55萬臺的全國銷量。
中國在全世界的電助力車市場只有百分之零點幾的份額,但是中國現在有占世界1/5的人口,有超過13億人,我們可以想象這個市場是巨大的,總有爆發的一天。特別是在共享單車的沖擊下,一千元以下的自行車的需求量突然會變得很小,而傳統的電動摩托車在很多大城市和周邊地區都被禁止上路,這些因素促使市場需要一個新的品類來補充。
▲輕客與千里達合作推出的X1e電單車
美騎:現在你們與千里達、永久等廠商 的合作款都是以后輪驅動的電機為主,現在很多廠商認為中置電機的傳感效率更高。您覺得以后哪一種電機會是主流?
杜博士:我覺得中置電機在某些領域是有優勢的,比如downhill。軟尾車的尾部擺動幅度特別大,中置電機不會讓山地車的后輪被一塊比較大的質量塊拖累,就能讓后輪在山地車彈跳的過程中一直貼著地。
但對城市通勤來說,輪轂電機和中置電機沒有本質的區別。城市里面的車不需要很大的功率,也不需要很高的速度,輪轂電機更有性價比優勢。雖然在歐洲展,大概有兩三千臺BOSCH的中置電機在展示,但實際歐洲賣出去的電動助力車里,占50%以上的還是輪轂電機。我跟國外經銷商在溝通的過程中了解到,歐洲除了德國、瑞士這些最富裕的國家,其他國家對輪轂電機,尤其是前輪驅動的電機的需求是占主流的。
另一方面,輪轂電機對整車的鏈條和變速器的要求沒有那么高。中置電機所有的力量是通過鏈條傳到后花鼓的,你在施力的過程中,鏈條受的張力是非常大的。但對于輪轂電機來說,你所有的力是施加在輻條和輪圈上,它能降低對鏈條的壓力,這也就減輕了整車廠在套件上的成本。
當然我們目前也在研制自己的中置電機,預計會在歐展跟大家見面。
美騎:BOSCH、YAMAHA、SHIMANO主推的產品都是中置電機,您怎么看?
杜博士:首先他們是大品牌,有品牌基礎在那里。BOSCH位于德國,他們面向的是中高端市場,不少用BOSCH電機的自行車高端品牌需要一種強強聯合的品牌形象,也不會太去計較性價比的問題。而BOSCH在德國每年的產量很少,訂單排得很滿,利潤也比較高,也就沒有必要再去做其他產品。
▲輕客在臺北展上展示的VeloUP力矩測試系統
下一篇:返回列表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復 登錄??|?? 注冊